爱育童心·困境儿童家校社教育关爱示范项目 家校社共护“格桑花”开

2025-08-08

在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上,一场关于爱与希望的转变正在悄然发生。2024年7月以来,在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的支持下,成都市朗力社工中心深入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,积极实施爱育童心·困境儿童家校社教育关爱示范项目,通过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,为当地困境儿童点亮成长之路。

“他们三个是亲兄妹,别人不愿意养,只有交给我,可我老了,身体也不好……”色达县康勒乡的一位七旬老奶奶抹着眼泪对项目人员说。她照顾的三个孙辈都是孤儿,性格孤僻、不愿上学,抚育的重担让老人感到力不从心。这样的情况在色达县并非个例。据统计,当地有149名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,他们普遍存在心理封闭、学习动力不足、社交障碍等问题。

针对项目实施地区困境儿童的现实情况和成长需求,成都市朗力社工中心以《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方案》为指导,打造了一套全方位的帮扶服务体系,以增能赋权构建困境儿童精神素养网络,以社会支持构建困境儿童安全防护网络,帮助解决困境儿童成长资源割裂与全面发展不足问题。

项目团队深入15个乡镇,对60名重点关注的困境儿童及其家庭进行生活状况、身体健康、心理健康、社会支持、监护、风险等评估,并提供“一对一”心理辅导。康勒乡那三名曾经抗拒上学的孩子,在社工的持续陪伴下逐渐变得开朗自信起来,如今已经主动背起书包走进课堂。

在项目实施期间,项目团队精心策划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,为困境儿童提供了暖心、贴心的帮扶服务,帮助孩子打开心扉、积极乐观地学习和生活。例如,项目团队联合当地法院、消防救援队及32名志愿者,设计了4场别开生面的普法安全游园会。游园会通过做游戏的形式,既让孩子们学习了法律和安全知识,也提升了儿童及监护人的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,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法律素养,在教学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教学相长。

项目团队还组织87名儿童参观色达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通过瞻仰红色遗址、聆听革命故事,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。孩子们在留言簿上写下“我爱您中国”“我是中国人,我爱中国”,稚嫩的笔迹背后,是一颗颗被点燃的赤子之心。

项目团队设计的“花开成长”生活素质之社会交往小组通过主题游戏、绘本启发、互动体验等,帮助40名困境儿童突破社交障碍。在“人生活在关系中”单元,帮助孩子们认识到人际互动的重要性;在“尊重他人”单元,帮助孩子们明白人的差异由许多因素组成,不同个性的人也可以愉快相处;在“欣赏自己”单元,引导孩子们发现自身特点,学会欣赏自己,建立自信和自尊;在“爱人如己”单元,帮助孩子们学习付出、分享和爱。

成都市朗力社工中心通过校社合作,研发了12个主题素质教育38节课程,将传统文化、藏族民俗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,扩展藏区教育场域,探索学校教育与公益实践相结合的路径,让教育真正扎根乡土。令人欣慰的是,孩子们从最初的沉默寡言到主动分享民族故事,文化自信显著提升。

项目团队还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微心愿及“暖心加油包”活动,邀请专家学者、高级社工师等编写《儿童关爱服务手册》,开展色达县公益慈善调研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,助力本土社工、社区儿童工作者、乡镇民政助理员提高儿童关爱服务能力,组建起一支“带不走”的专业队伍。

“有社工姐姐、老师的关心,我觉得很开心。”一名受益儿童的话,道出了项目的初衷。随着项目的深入推进,色达县的困境儿童正如高原上的朝阳,未来充满无限可能。在这片土地上,爱的温度正融化冰雪,托起更多“格桑花”的梦想。(张佳玉)

https://www.mca.gov.cn/n152/n166/c1662004999980006275/content.html

编辑:闫玉茹审编:益申合

经信工会送清凉 心系粮安保国储
« 上一篇 2天前

文章评论

爱育童心·困境儿童家校社教育关爱示范项目 家校社共护“格桑花”开...

在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上,一场关于爱与希望的转变正在悄然发生。2024年7月以来,在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的支持下,成都市朗力社工中心深入四川省甘孜州色达县,积极实施...

爱育童心·困境儿童家校社教育关爱示范项目 家校社共护“格桑花”开...